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大脑有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听力、说话、处理事情的方式,都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调整沟通方式来适应他们。“非语言交流”会使认知症照护容易一些。
有时候,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可能会与我们想表达的内容不匹配,但一般而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比我们说的话更清晰,可以让老人轻松理解,减少混乱、烦躁和愤怒,还可以产生一些互动效果。
接下来将通过非语言表达的类型,以及6个具体的表达方式,来详细说明如何进行非语言交流。
有哪些非语言表达方式?
包括:
1、面部表情即使是跨地域,跨文化的人,大多数面部表情都是相通的,例如悲伤、幸福、愤怒、惊讶、厌恶和恐惧。老人们通过 “察言观色”,就能接收到一些含义。
2、行为一个人的动作和举止可以反映出他(她)的很多信息,包括情绪和精神状态。
3、手势当我们生气或者兴奋时,会下意识的使用手势,比如挥手等。
4、眼神接触对于能看见的人,视觉是主要的感官,可以用眼睛看和“说话”,和老人目光接触,可以看出老人的反应和参与度。
5、触摸轻轻地握手、温柔地拍肩、温暖地拥抱,安慰的拍后背,或者相反的,控制地握紧手臂。
6、空间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大小因人而异,例如,站的太近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距离太远,会显得不关心或者不感兴趣。
7、声音说话的语气和语调会给一个词语增加很多意义,例如,在激烈的争论中说的“很好”,和在开心满足的时候说的“很好”,含义完全不同。
6种非语言沟通技巧
1
冷静和耐心
表现出积极和冷静的态度,可以帮助老年人更轻松地交流。尽量不要表现出沮丧、愤怒和不耐烦的肢体语言。尽量不要打断他(她)们给出你全部的注意力
照护认知症老人的工作难度较大,有时候会有非常令人沮丧,很难冷静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员可以离开一分钟,做一些深呼调整一下情绪,这样可以带着平静的态度回来,避免因护理员的紧张或沮丧,影响老年人的反应或者行为。
2
保持声音、面部和身体的放松
脸上保持愉快或者轻松的表情,紧绷的面部表情则会使得交流更加困难;保持积极和友好的语调。
3
保持一致性
注意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与说话的内容相匹配,避免混淆。
4
眼神交流和尊重个人空间
从老人的前方走过来,这样老人有时间判断你是谁,并且做好和你互动的心理准备。不要靠老人太近脸部比较好平等或者低于老人的视线水平,有助于老人更好地控制情况。交谈时保持眼神交流
5
合适的触摸
抚摸可以让人感觉到安全和放心,根据老人是否感到舒适来定。
包括:握手,拍拍老人的手,拍拍老人的肩膀或者背部,用胳膊搂住老人,给老人一个拥抱等。
6
观察老人的反应
认知症老人可能很难表达自己,需要护理员观察老人的挫折、愤怒或者恐惧的迹象,并及时调整行动和计划,让老人获得安慰。
文章来源:DailyCaring
编译:阿照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旗下有3家公司5家养老机构,前身系1993年在成都三圣乡创办的“成都幸福乐园养老院”是我国开办很早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至今拥有27年养老经验。
我院以专业护理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重视老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服务于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同时也服务有智障、残疾、及术后待康复的群体,拥有医养一体的养老环境,更好的为需要支持的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医疗,无病康复养老。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