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认知症长者的语言沟通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语言障碍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出现会因人而异,也与认知症的类型和所处阶段有关。
认知症长者也许会想不起来或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这时他人的措辞就很重要。不恰当的措辞会伤害到认知症长者,令其心灰意冷。以下就是与他们交谈的时应尽量避免的话语和问题。
图片
图片
请不要说
“您还记得什么时候……吗?”
人们很想尝试唤起认知症长者的记忆。
然而,“您还记得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通常会适得其反地暴露长者记忆的缺失。
对认知症长者来说,这可能是一次令人沮丧和痛苦的体验,而且这种形式的大脑训练法能否起到保留记忆的效果,还未经证明。
不过,不问“您还记得什么时候”并不意味着避免谈论过去,比较好引导谈话,让长者能够参与进来。
试试这样做
与其提出问题,不如尝试引导着说“我记得那是......”。这样就不会令认知症长者尴尬,可以冷静地搜索记忆,要是乐意的话就会加入进来。
图片
请不要说
“我刚和您说过!”
认知症长者有时会不断地问相同的问题。
一遍又一遍的回答的确容易让人沮丧,但我们要意识到,重复行为一直是会存在的。
把沮丧或烦躁强加于认知症长者没有任何好处。“我刚和您说过!”这句话只会提醒长者现在的病况和窘境。
试试这样做
尽可能保持礼貌和耐心,让认知症长者感觉到被人倾听和理解。
图片
图片
请不要说
“你弟弟十年前去世了。”
认知症长者可能会忘了过去的丧亲之痛,或想要去找某位已经逝去的亲人。
然而,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们亲人已经离世,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和茫然,甚至会重揭之前的伤痛。
虽然每位长者和家庭情况各异,照护者回应的方式也会不同,但保持敏感总是好的。
试试这样做
比较好为某人的“缺席”想出其它理由,有时候温柔的回忆或提醒也是可取的。
如果长者已经到了认知症晚期,告诉他们某人已去世已经没有意义了,比较好避免这么做。
图片
请不要说
“***早晨您做什么了?”
要避免问太宽泛的问题。一旦认知症长者不知道怎么回答,就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虽然询问长者的日常看起来很有礼貌,但比较好还是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
还有一点很重要,要给认知症长者继续选择的机会,所以预先准备好二选一的问题将会是一项有效的技巧。
试试这样做
与其问“您想喝什么?”不如问:“您想要茶还是咖啡?”或干脆更简单一些:“您要喝茶吗?”
图片
图片
请不要说
“您还认识我吗?”
如果认知症长者没能认出你,你可能会感到很郁闷。但是请记住,这种感觉是相互的。
如果他们不记得了,他们会感到自责;如果他们还记得,可能会感觉不悦,因为你挑战了他们本来就模糊了的记忆。
试试这样做
与认知症长者问好的方式可以随着他们所处的状况而有所不同。这需要自己来判断,但一定要保持友好。一个温和的招呼也许就足够了,直接说出你的名字也是有用的。
图片
请不要说
“我们现在去喝茶,然后散步,
然后一起去你喜欢的餐厅吃饭”
认知症长者很难听懂冗长复杂的句子。当认知能力下降时,大脑一次性处理好几个想法是很困难的。因此比较好一次就给一个提示。
试试这样做
尽可能使用简短的句子
不要在嘈杂的环境里说话
当长者全神贯注了再开始谈话
图片
图片
请不要说
“您要乖噢,要听话”
将哄孩子的话用在认知症长者身上是不恰当的。
虽然他们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在向孩提时代倒退,但毕竟他们都是有着几十年丰富人生经历的长者。类似“乖噢”、“要听话噢”这样的语句,会让认知症长者感觉自己被低估,被人当幼童一样来看待。
试试这样做
时刻需要记住的是,认知症的后面,是一个独特珍贵的个体。以尊敬之心相待,用对待长者的态度交流,可以维护他们的尊严。
来源:乐知学院
原文来自英国阿尔茨海默学会博客
翻译:Emily Lee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旗下有3家公司5家养老机构,前身系1993年在成都三圣乡创办的“成都幸福乐园养老院”是我国开办很早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至今拥有27年养老经验。
我院以专业护理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重视老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服务于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同时也服务有智障、残疾、及术后待康复的群体,拥有医养一体的养老环境,更好的为需要支持的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医疗,无病康复养老。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