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年代到当下,我们的吃喝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越来越重视营养了吗?
营养落实到餐桌了吗?
前段时间21金维他联名丁香医***布了国人营养观念变迁的纪实照片,从80年代到90年代、00年代、10年代,再到当下,看完后真的很有共鸣。
那就是每个年代饮食上的营养问题各不相同,相同的却是大家始终不知道怎么把营养落实到餐桌。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时光机回到80年代,再漫步到当下,看看我们这些年的吃喝观变迁,***谷老师也会放大招,直接教大家营养落实到餐桌的宝典,让大家轻松吃出好营养。
80年代流行「白面」
VS
现在推崇粗粮
80年代「白面」至上的吃法舍弃了很多营养。
这是因为全谷物加工成精米白面的过程中,谷皮、糊粉层、谷胚被舍弃了,其中的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E都随着流失了。[1]
回到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全谷物的营养,所以更推崇让粗粮重返餐桌。
但却没有落实到餐桌上,我们的主食还是基本吃白米饭、馒头和面,人均全谷物摄入量只有14.2克,离推荐的比较低值50克都差很远[1],这也使得80%的我们都缺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2]
90年代流行「多肉」
VS
现在推崇少长肉
90年代虽然流行「多肉」,可是因为收入水平限制,到了90年代末的1998年人均肉的消费量也不过52克/天[3],远没有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80-150克/天。
消费量比较大的畜肉人均消费也只有36克/天,适当吃点禽肉就能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畜禽肉摄入范围(40-75克/天)。
回到现在,我们对肉习以为常,而且意识到「多肉」易胖人,胖了还容易得各种慢病,所以也在有意识的少吃肉,以求少长肉。
事实却是:虽然肉的总量没超,但是肉的比例严重失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畜禽肉和水产品分别每天吃40-75克,可是我们每天畜肉的量就吃到了75克,完全没给禽肉、水产留余地。
流行病学的研究显示,畜肉吃的过多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结直肠*和男性全死因死亡的风险。[1]
▲截图来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00年代流行土味
VS
现在推崇有机
00年代土味的流行和现在对有机的推崇,都是源于人们对天然原生态的追求。
可是土味未必营养。拿土鸡蛋举例,其蛋白、脂肪含量跟洋鸡蛋基本一样,反倒是洋鸡蛋因为饲料配方科学,矿物质含量***高于土鸡蛋。至于当前大家推崇的有机食品,营养也不比普通食品高。
其实不管普通食品还是有机食品,都得科学搭配才能吃得营养。
10年代流行「吃草」
VS
现在推崇食物多样,均衡饮食
10年代大家「爱素」,可是有些营养比如质量蛋白、钙、铁、锌、维生素B12,在植物性食物中不是含量低就是吸收率低,所以吃素尤其是全素食就很容易缺乏这些营养。
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还是得食物多样、均衡饮食。
可是大家对均衡的理解还停留在「主食得吃点粗粮、副食得菜多肉少」这样的理论层面。
你若问:三餐怎样搭配才算均衡营养?零食吃什么、吃多少才算均衡?恐怕极少有人能答出来,你能答出来吗?
20年代推崇「控量」
却不知道量是多少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少油少盐少糖更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油、盐摄入量分别为25-30克、<6克。
可是有哪些窍门,能简单轻松的就把油、盐、糖给控下来呢?
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否则也不至于我们实际的油、盐摄入量分别高达42.1克、10.5克,跟推荐的值比几乎翻了一倍。
至于糖,推荐每天比较好控制在25克以内,可很多人都不知道500毫升一瓶的甜饮料,糖含量就有50克甚至更多。
通过1990年到2020年我们吃喝观的变迁可以发现,意识上我们一直在追求吃得更营养。
可是追求的路上却陷入不少误区,比如觉得土味、有机更营养,觉得「吃草」更营养。
另外,即使有了科学的营养观比如营养均衡、少油少盐少糖,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落实到餐桌。
下面谷老师就给大家分享5个原则,让大家不用请私人营养师,也能轻松吃出营养餐。
5点饮食原则,吃出刚好营养
▎1、每餐1-2拳头蔬菜
▲原创图片:左女性拳头右芥蓝
除了特别容易出水的蔬菜比如西红柿、茄子,其它蔬菜做熟后,女性1拳头大概100克,每餐1-2拳头,就能吃够中国膳食宝塔推荐的300-500克。
对于手大的男性,就按照1-1.5拳头来吃。
▎2、每餐1拳头质量蛋白
▲原创图片:左女性拳头右50g豆腐皮
这里的质量蛋白是指肉蛋奶豆,鸡蛋论个来吃就好,***1个,可以放在早餐吃;牛奶论盒喝就好,建议放在早餐,喝1盒。
午晚餐肉和豆加起来1拳头就好了。女性1拳头肉和豆腐大概都是100克,女性1拳头豆腐皮或豆腐丝为50克。
男性午晚餐每顿则吃比1拳头少点儿的肉和豆。
▎3、每顿饭至少1拳头主食
▲原创图片:左男性拳头右杂粮米饭
女性1拳头多点的米饭或馒头,大概是50克米面做成的米饭或馒头或面条,如果需要***至少吃这么多,如果不需要***就多吃些,原则是在蔬菜和蛋白的基础上吃饱就好。
男性就按照自己的拳头吃就行。
▎4、加餐1-2拳头水果,100克无糖酸奶、10克坚果
▲原创图片:左边女性拳头右桃子
▎5、做不到均衡摄入,可以补点营养素补充剂
虽然我们一直鼓励优先食补,但是有时均衡饮食真的很难,比如经常出差或常点外卖真的很难吃到粗粮,很难做到少油少盐,很难做到菜多肉少。
而有时候我们还会有自己的小任性,就是不爱吃某类食物,这种情况下补充营养补充剂就很给力。
谷老师经常服用的是拥有35年历史专业多维的品牌——民生21金维他。
民生21金维他之所以是国内专业的多维品牌,主要是因为母公司是近百年的民生药业,民生诞生于1926年,是中国较早的四大西药厂之一,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历史沉淀,以制药的科研精神和质量把控,钻研营养科学,守护国人的健康。
21金维他在产品设计上考虑了国人的膳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能更精细的帮助咱们补充**容易缺乏的营养,比如:
我们不像外国人那样爱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VD合成),日常饮食又很少能补到VD,所以就很容易缺VD,吃2片21金维他就能满足***需求。
▲图片来源:摄图·新视界
上班族蔬果吃的比较少,也比较容易缺维生素C,每天2片21金维他就能提供每日所需的1/2;
对于粗粮吃不上的朋友,21金维他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也很充足。
还有钙,我们不像外国人那样饮奶量大,如果喝够300克奶,有时候绿叶菜吃不够或豆制品吃不够,也可能会有缺口,每天2片21金维他,刚好能小剂量(162毫克)的补差额。
摆在餐桌上,方便提醒自己,简简单单地就能给自己补够营养,充满能量。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旗下有3家公司5家养老机构,前身系1993年在成都三圣乡创办的“成都幸福乐园养老院”是我国开办很早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至今拥有27年养老经验。
我院以专业护理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重视老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服务于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同时也服务有智障、残疾、及术后待康复的群体,拥有医养一体的养老环境,更好的为需要支持的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医疗,无病康复养老。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