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长者难过冬”,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好像也感觉老年人在冬天更易罹患疾病或发生意外。
有研究表明,***患者在冬季的死亡人数确实比夏季高,而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相比于其他季节来说,老年人患某些疾病的病发率也较其他季节较高。老年人过冬主要是有哪些风险呢?该如何避免?家小宝这就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
为什么说“长者过冬难”?
1
易发***
由于天气寒冷,人体末梢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导致血管阻力增大,血压上升。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加之老年人冬季活动较少,导致脑、心肌等血液灌流减少,喝水也较少,故而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引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
2
消化系统疾病
冬天人们容易暴饮暴食,增加消化系统负担。另外,隆冬季节,胃液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3
意外跌倒
冬天雨雪天气造成路面湿滑,同时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在出门前身体肢体僵硬,易发生滑倒、摔伤。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易引发多处骨折,危险性较大。
4
易发呼吸系统疾病
寒冷干燥的空气易损伤纤毛功能和呼吸道黏膜血液循环。加之冬天取暖时多为关闭门窗,室内空气不流通,易引发肺部******。老年人慢性***、慢阻肺病人的病情可能会加重。
二
老年人如何平稳过冬?
保护好头和脚
老年人在冬天要注意防寒保暖,重点要保护好头和脚。冬天身体的主要热量从头部散发,所以头部保暖很重要。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当脚变冷时,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会减慢,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脚部保暖也很重要。
洗澡前先洗脚
当温度较低时,温热的洗澡水忽然从头而至会导致头部和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可能会导致心脑等重要***的急性缺血,因而在洗澡前先用温水冲脚,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使身体逐渐适应。
热身再出门,防摔跤
在外出活动前,一是要穿戴好衣帽,另外要做适当热身,等身体暖和起来,不再僵硬再出门。如果遇到雨雪等天气,建议居家休养。
打疫苗
老年人抵抗力弱,冬天易感呼吸道疾病,建议到预防保健科或是社区服务中心咨询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避免******。
合理选择晨练
冬天晨练不宜过早,出门锻炼不选择在僻静无人处,以防发生意外时无他人帮助。出门前可以喝些牛奶等流质食物,避免空腹晨练造成低血糖。但是也不建议吃完早餐后马上出门锻炼,应适当休息。
三
关于取暖的几点注意事项
热水袋
老年人怕冷,经常喜欢贴身使用热水袋。使用热水袋时切忌直接贴皮肤使用,避免低温烫伤。一定要拧紧袋口,以免热水漏出烫伤皮肤。
捂头睡觉
有些老年人为了更暖和一些,喜欢捂头睡觉,但这样的睡眠方式对健康有害,因为被窝里的氧气含量减少,而二氧化碳等废气增多会影响正常的呼吸,缺氧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饮酒御寒
有的老年人认为饮酒可以御寒,但其实饮酒不能御寒,反而会引发多种病症。饮酒后浑身血管***扩张,热量就通过皮肤向外散发,因而会感觉浑身发热,饮酒所产生的热量很有限,喝完酒后暖和的感觉很快就会被寒冷代替。过量饮酒还会引起中风、酒精性胃炎等病症。
电热毯
很多老年人冬天喜欢使用电热毯,但使用电热毯首先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以免质量不过关引发火灾或触电。另外电热毯不能折叠使用,比较好也不要整晚开高热,避免低温烫伤。
其实老年人**主要的是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对任何事情都坦然处之,并遵循健康的养生方法,如果有一些躯体疾病,也不能讳疾忌医,这样不仅能平稳过冬,还能健康快乐地度过一年四季。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颐锦养老服务集团旗下有3家公司5家养老机构,前身系1993年在成都三圣乡创办的“成都幸福乐园养老院”是我国开办很早的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至今拥有27年养老经验。
我院以专业护理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模式,重视老人在生理与心理的双向需求。服务于自理、半自理、失能、失智老人,同时也服务有智障、残疾、及术后待康复的群体,拥有医养一体的养老环境,更好的为需要支持的老人提供及时、便利的护理、康复、医疗和养老服务,让老人有病及时医疗,无病康复养老。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